为切实提升国家资助政策在基层的知晓度与影响力,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近日,生化学院(农学院)“绿技融农共富调研队”深入米易县草场镇,开展了一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将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以及攀枝花学院勤工助学等高等教育阶段完整的资助政策体系“大礼包”精准送达基层群众手中,为当地学子点亮求学希望。
活动伊始,宣讲团成员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核心内容。他们清晰讲解了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及还款政策,详细介绍了国家助学金、各类奖学金的覆盖范围、资助标准及评审要求,并对勤工助学的岗位设置、申请途径及报酬机制进行了说明。为了让抽象的政策条款更加生动易懂,成员们巧妙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不同奖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使村民们对子女未来可能获得的经济支持有了直观、具体的认识。
在宣讲完成之后,宣讲团成员化身“政策解读员”,针对基层村民提出的各类疑问,如“我家孩子成绩中等能申请什么资助?”“申请手续复杂不复杂?”“去哪里办贷款?”等问题,宣讲团成员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将政策要点转化为老乡们听得懂、记得住的“大白话”。这一环节有效提升了政策宣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为了巩固宣传效果,扩大覆盖面,宣讲团在活动现场及走访过程中,向草场镇的村民、学生及家长发放了资助政策宣传手册。这些宣传手册设计贴心实用,不仅包含了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和攀枝花学院勤工助学的相关规定,还汇总了每一项政策的特点及要求,以及一些温馨提示和安全预警,有效解决了群众在政策理解方面遇到的问题,成为村民了解国家资助政策、助力子女教育的重要“工具书”。
此次深入米易县草场镇的资助政策宣讲活动,是生化学院(农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锻炼,团队成员们不仅自身成为了资助政策的“明白人”,更化身为行走在田间地头的“活喇叭”。他们将在后续的暑期走访调研中,持续播撒国家资助政策的“好声音”,确保国家“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真正让惠民政策在米易县草场镇的土地上“落地有声”,为当地学子的求学之路保驾护航,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编辑/张子萱;审核/巩元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