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实验室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中心 >> 实验室概况

一、概况

学院教学科研实验室面积 6000 余平方米,设有互联化工实验中心、生物农业综合检测实验室、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实验室等 30 个教学实验室,与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化工安全实训基地,学院有教学仪器设备 1200 台(套),总价值 2600 余万元。学院紧跟新工科、新农科发展趋势,与四川省银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攀枝花农林科学研究院等企业及研究院扎实推进校院企合作、产教融合;与四川省银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产教融合案例获批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库;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有校外实践教育教学基地35个,其中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教学基地2个。

二、管理体制

中心实行学院统筹与实验室专人专责结合的管理模式。形成了由分管院长任主任的管理层、各学科带头人构成的学术层和中心专职人员与实验技术人员为执行层和管理维护层的3层次管理运行模式。

三、实践教学队伍

中心现有专职人员5人,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指导教师3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人,讲师14人;具有博士学位18人,硕士学位12人。为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提供了师资保障。

四、实践教学体系

聚焦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按学生知识建构、认知能力和意识养成的逐级递进分解,构建了“科教融合、赛教创新、产教协同”的三维一体、覆盖“基础技能—创新实践—综合应用”全链条的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维一体,递进培养,覆盖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科教模块旨在夯实专业基础,强化社会服务。一二三年级学生通过初阶、进阶和高阶三个层次的实验课程学习,实现从基础技能培养到专业社会化,逐步深化;通过学科社团和农村调研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能力。

赛教模块着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升科研能力。二三年级学生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教师科研项目训练和高水平学科竞赛,实现基础培育到实战提升的全过程覆盖,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近三年来,学院学生立项大创项目150余项;依托教师科研项目设立专项课题,吸纳300余名学生进入科研团队,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学院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200余项。

产教模块对接产业需求,强化实战能力。学院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施双导师制,开发项目化课程,以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学生整个大学阶段通过《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以及校企合作项目为题目的毕业论文沉浸式参与产教融通教育学习。

攀枝花学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农学院) 

 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机场路10号  ICP备案号: 蜀ICP备05017906号-1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