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第二课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第二课堂 >> 正文



【绿技融农共富调研队】“四联”驱动草场镇 枇杷之乡奏响共富强音——我院“绿技融农共富调研队”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日期:2025-07-09 作者:

为探寻米易县草场镇智慧枇杷特色产业共富路,学习乡村振兴优秀案例的创新模式,2025年7月3日,在草场镇便民服务中心伍主任、龙华村党总支杨书记等人的带领下,我院“绿技融农共富调研队”来到了千亩枇杷园,见证了一场由智慧引领的产业变革。在组织联建、产业联营、电商联合、经营联动的“四项措施”协同推进下,龙华村以一颗金黄的枇杷为笔,饱蘸数字创新的智慧、浸润绿色发展的底色,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奋力绘就农业共富的新图景。

智慧果园的“数字神经”

走进龙华村的枇杷园,物业联网技术编织的“数字神经”已深深融入这片土地。当地定期组织的技术培训与专家季度指导,为果农持续注入科学种植的养分。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精密管道网络,将养分精准送达每一株果树,不仅实现了增产增效,更在统一管理中悄然化解了邻里资源纷争的隐患。

田间地头,科技力量无处不在:无人机呼啸升空,高效完成红火蚁防治等作业;山地轨道小火车穿梭林间,轻松运载着丰收的果实,大大解放了人力。大数据平台如同果园的“智慧天眼”,实时监测风力、温湿度、病虫害乃至二氧化碳浓度,结合精准的测土配方技术,为枇杷生长创造最优环境。在这里,传统农耕插上了现代科技的翅膀。

融合创新的“共富引擎”

龙华村的产业兴旺,源于“合作社+公司”双轮驱动的创新模式。米易县糃果果农业有限责任有限公司的成立,成为联结农户与市场的坚实桥梁。公司与农户签订协议,建立透明可靠的“产供销”链条——农户售出枇杷,公司即刻兑付款项,如售出10万斤即支付10万元,保障了农民收益。

电商新业态在龙华村蔚然成风。全村981户中,有275户积极投身电商浪潮。村书记率先垂范,其直播带货曾创下一小时点击破万的热潮。年轻人利用假期返乡,借助抖音、微信、京东、拼多多等平台,让龙华枇杷飞向全国。大数据分析更化身为“市场定价师”,精准制定合理价格,切实为村民增收保驾护航。

循环发展的“绿色答卷”

龙华村的蜕变,既精准把握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历史性机遇,也得益于专家团队的深入研究与指导。县里专家每年3-4次深入指导,各村每月聘请专业指导员4-5次,加上农机推广专家的持续助力,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龙华村的共富之路,深植于绿色可持续的沃土。村内建有枇杷技术示范园,“土专家”们积极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引导农户节本增效——每亩果园通过科学管理可节约成本约2000元。

面对枇杷次果,龙华村变“废”为宝,公司收购深加工制成枇杷膏,年销售量稳定在10万左右。对于修剪的枝叶、剩余的果皮果核等农业废料,探索出晒干饲喂牛羊或加工有机肥的双重路径,并筹划建设有机肥厂,在生态循环中挖掘新的增收点。

政府和村委始终心系共富成色,着力帮扶弱势群体,显著缩小了收入差距。目前,龙华村已有约200户家庭人均年收入达到20至50万元。依托5900亩绿色食品认证基地和1500亩有机食品认证基地的坚实基础,龙华村年初成功获得进入大型商超的“通行证”。一年一度的枇杷节、养生节以及村办春晚等特色活动,吸引客流最高达7-8万人次,助力这个拥有3A级景区的村庄实现农文旅的深度融合。

从智能水肥的精准滴灌到无人机群的翱翔守护,从电商青年的弄潮直播到有机肥厂的绿色探索——草场镇龙华村正以科技为犁,以共富为锚,深耕于现代农业的沃野。这条融合智慧、绿色与共享理念的发展之路,不仅为攀西特色水果产业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更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命题,奏响了一曲激昂奋进的田园交响。

(编辑/张子萱;审核/巩元勇

攀枝花学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农学院) 

 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机场路10号  ICP备案号: 蜀ICP备05017906号-1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