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主题:阳光·青廉说——追循清廉足迹,传承硕勋精神
实践地点:宜宾市高县李硕勋烈士纪念馆
实践人员:张雨婷
站在李硕勋烈士纪念馆的展厅里,泛黄的书信、简朴的衣物静静陈列,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一位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
李硕勋烈士的一生,是为革命事业奔波不息的一生,更是坚守清廉本色的一生。在白色恐怖笼罩的年代,他身居重要领导岗位,却始终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展厅里一件打满补丁的旧棉衣,见证了他在寒冬腊月里为组织筹集经费时的省吃俭用;一份泛黄的开支清单,清晰记录着他将大部分津贴用于革命活动,自己却常常以粗粮果腹。有史料记载,他担任红七军政治委员时,部队缴获一批物资,有人提议给他留些营养品,他却严词拒绝:“战士们在前线流血牺牲,好东西要先给他们!”这种“先公后私、舍己为人”的操守,正是共产党人清廉本色的生动写照。
更让人动容的是,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李硕勋烈士的清廉气节坚如磐石。1931年他不幸被捕后,国民党当局许以高官厚禄,企图让他背叛革命,他却怒斥道:“我从参加革命那天起,就没想过要什么高官厚禄!”在狱中,他拒绝一切特殊待遇,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气节,直至英勇就义。他在留给妻子赵君陶的绝笔信中写道:“别矣,我爱的人!愿你幸福,愿全国人民早日解放!”字里行间没有丝毫对个人得失的计较,只有对革命事业的赤诚与牵挂。
回望百年征程,正是无数像李硕勋这样的先烈,用清廉守初心,以气节铸忠魂,才筑牢了党的事业根基。今后,我将以李硕勋烈士为榜样,把清廉二字刻在心里、落在实处,让青春在阳光下绽放,让清廉之风在校园里传承。
(编辑/张子萱;审核/巩元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