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主题:阳光·青廉说—重温三线岁月,凝聚奋进力量
实践地点: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
实践人员:王欣雨 唐玉佳 王佳敏 唐侦榕
为深刻领悟爱国主义,宣扬廉洁文化,激励青少年艰苦奋斗,攀枝花学院“阳光·青廉说”实践队,来到了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这里记载着无数先辈们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以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为这座城市的崛起奠定了基础。通过珍贵文物、历史影像和沉浸式场景,重温攀枝花从荒山峡谷到现代化工业城市的奋斗历程,感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时代价值。
攀枝花的开发建设经历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历程非凡,成果斐然。众多建设者响应国家号召,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奔赴这片土地。他们不仅带来了技术,人才和经验,也带来了建设攀枝花的曙光。上世纪60年代,基于国家战略,攀枝花开发被提上日程。1964 - 1965年,相关领导小组与机构相继成立,大批建设者响应号召汇聚于此。当地地形复杂,建设者克服物资、技术难题,开山辟路,逐步构建起以钢铁、能源为主的工业体系,成为重要钢铁基地。
这座因国家战略而生的城市,正以三线精神为底色,在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征程上书写新的篇章。攀枝花建设博物馆犹如一部立体的史书,把那些尘封的记忆和光辉的瞬间永久定格。年复一年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灵魂与根脉,让子孙后代能够触摸到历史的温度,了解到这座城市是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破茧而出,不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正如展馆结束语所写:“历史从未远去,精神永续传承。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长征,而攀枝花人的长征,永远在路上。”
(编辑/张子萱;审核/巩元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