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耕读传承三下乡】走在茶马古道上
日期:2022-07-13 作者:

6月28日,为进一步了解藏茶制作与茶马古道的历史与文化,攀枝花学院“自律青春,耕读传承”实践小分队分别来到了黑砂博物馆、荥经县博物馆、荥经茶马古道(新添站)、四川荥泰茶业。

实践队在雅安市荥经县博物馆参观,据博物馆记载,明清时期,荥经茶就已经享有藏区供应不求的名誉,荥经产茶量益增,主要是提供给藏区的居民,所以现在称为藏茶,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对此茶非常热爱,荥经茶叶被藏族同胞大量接受后,随着茶叶成为了藏族同胞不可或缺的生活饮品,俗称:“宁肯三日无盐,不可一日无茶;宁断三日粮,不缺一顿茶”。藏茶,已经是藏区同胞灵魂上的必需品。所以南方丝绸之路上逐渐出现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形成了一条以茶马贸易为代表性的商道,即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迄今我国西部文化原生态保留最好、最多姿多彩的一条民族文化长廊。实践队来到茶马古道荥经县城北新添镇的新添驿站,探知这里曾经的繁华。驿站所在的街道长380余米,由许多木质结构房子而构成,坐落在荥经河畔,依山傍水、南北走向,现保留完好。据了解,驿站是供运输途中供背夫休息地,是当时雅安、荥经、天全三地物资交流的重要集市。

即使新添驿站已不再有当年贸易繁华景象,但修建在周边茶文化展览馆仍在述说那一段辉煌的历史。有幸的是,实践队来到了四川荥泰茶叶公司负责人、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黑茶制作技艺”卫国老师办公室,了解到藏茶的历史与发展、现代藏茶的制作工艺,参观现代化制茶车间。传统藏茶的制作工艺共有32道工序,每步需要大量人力,费时费人,还有提防因天气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但现代茶叶制作工序已经可以减少至6个大步骤。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了现代化制茶车间,车间里全部都为大型设备,每个设备只需一名工作人员就能完成相应的流程。相比于传统制茶,现代化制茶茶叶原料损失小、茶叶质量高、茶成品时间高效。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制茶也由原来的全人工改为半机械半自动化,变得更加智能化。减少了人工需求,极大地得到了安全保障。据了解,这家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黑茶、红茶和绿茶三大茶种,虽然使用了现代化的生产机器,但所产的茶叶一点也不含糊。

“有好茶的地方,必出好器,荥经县的黑砂文化也同样源远流长。”实践队来到了荥经县黑砂博物馆,在黑砂博物馆了解关于黑砂的历史文化。荥经黑砂相较于更为大众所熟知的紫砂,其差别就在于紫砂往往是温婉细腻、平滑致密的,而荥经黑砂就反其道而行之,外表粗糙、磅礴激发。黑砂器的表面往往器壁较厚,有很多的气孔。正是这种特点,荥经黑砂作为盛装、烹饪食物的器皿是极好的,厚壁使得器皿可以直接加热,气孔也能隔绝空气从而达到保温的目的。黑砂用来煮制藏茶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在高海拔地区,使用普通的器皿烧水往往达不到很高的温度,而使用黑砂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在参观了博物馆之后,我们了解到了藏茶的起源和发展;参观了现代化的生产线之后,我们又知道了藏茶在发展道路上的创新,中国博大的文化真是历久弥新而不衰。我们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好新时代的青年。”这是实践队员范冯莲对这一天的总结和思考。

追溯历史的步伐,体会人文文化和古今的魅力,感受到劳动人民以及大自然的伟大之处。我们能收获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在我们为先人的智慧和技术而感到骄傲的同时,我们也有义务把他们身上的匠人精神继承并使其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而奋斗。

(编审/张子萱)

攀枝花学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农学院) 

 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机场路10号  ICP备案号: 蜀ICP备05017906号-1  网站管理